Friday, July 29, 2005

Mac 使用滿週記

使用新的 mac mini 已經滿一週,摸索中。

問題:
1. mac mini 搭配我的 Sony Trinitron Multiscan500PS 21“ 大螢幕,感覺上亮度與對比有些問題,雖已試著從系統偏好設定中進去調過(有點胡亂調),但是改善不大。在系統偏好設定中,無論如何都只出現預設的“ VGA顯示器“,偵測顯示器沒有作用,也不像視窗般可以自行選擇廠商與型號,老實說,在網上也沒有找到這台螢幕的設定檔(專屬的色彩描述),由於這台大螢幕是透過 KVM 同時服務蘋果與 PC 的,轉換後明顯感覺 mac 的螢幕較暗,視覺上有點不舒服。(有可能是因為透過了 DVI->D-SUB 接頭的關係嗎?)
2. 中文輸入法:或許是因為長年使用微軟的輸入法,加上最近的新版,讓中文與英文輸入的交互方式做了調整(空格即會自動判斷中英文,不用人工切換);中英切換鍵-mac=Caps Lock,pc=Shift(使用 Caps Lock 的缺點是老是不記得現在狀態是大寫或小寫,容易造成密碼輸入的錯誤/也是因為我使用的羅技無線鍵盤上是沒有大小寫燈號的),造成不少麻煩。符號輸入也還搞不清楚。
3.鍵盤的顯示-羅技鍵盤的問題啦,不過之前PC上使用時會有一個螢幕(OnScreen)顯示功能,mac 上的羅技原廠軟體沒看到。

Tuesday, July 26, 2005

測試使用 flickr

雖然 Flickr!相簿已經申請了很久,卻一直沒有好好的去用過(一方面是因為上傳頻寬限制),最近發現實在是需要替各種相片找個長久的家,擺在自己的主機?雖然不錯,但是瀏覽的頻寬實在蠻耗的,如果能夠有一個網路服務網站存放,各種圖片可以不用全數存在自己的主機,也能夠讓瀏覽者取用圖片時,其實是耗用外部(自己)的網路頻寬,這樣對於主機的負擔其實可以降低不少。

因為網路的通暢,這種異地存放卻能整合應用的方式,的確很值得好好研究一下;尤其是在幾種耗頻寬的服務上:圖片(目前選用 flickr)、檔案(其實是指 mp3,也就是 ipodcasting)以及其他的資源(網路書籤?)。

況且 Flickr 與 Gmail 並列推動 Tag 的兩大推手,也是運用新技術的先驅,沒有拿來用用實在可惜。

所以非常審慎的考量是否要付費購買 flickr 的進階服務。

在這個網誌右下方也是 flickr 的一個特殊服務,叫做 badge。其實就是透過連結,可以在各種網站上貼入一段語法,就可以看到經過設定的一些網路圖片分享,很有趣啦。

Thursday, July 21, 2005

Mac Software List

雖然 Mac mini 的 Tiger 已經隨附了不少有趣的軟體,尤其是 iLife 系列,不過還是得要安裝一些必要的軟件。

補充一下:Mac mini 在硬體上的有限性,還是得要準備些銀兩來擴充一下周邊:
1. 周邊接頭是兩個 USB+一個 Firewire 400,目前先買了一個迷你的 USB 2.0 4埠 HUB,Firewire HUB 之後再買。
2. mini 是沒有麥克風輸入孔的,所以會需要一個使用 USB 的聲音輸出入裝置(尋覓中)。
3. mini 隨附的吸入式媒體是 Combo 機(DVD+CD-R/RW),為了燒錄DVD,還需要一個外接式的DVD燒錄機。

我目前已經準備好的 Mac 軟體有:
1. Firefox for mac:最佳的跨平台瀏覽器,光是一堆方便、習慣的擴充套件,就實在非裝不可。
2. AdiumX:支援各種即時通訊格式的共用程式,可以滿足我有在用的 MSN and ICQ。
3. iWork 05:蘋果原生的文件編輯與簡報軟體,雖然格式流通不易,但值得嘗試看看。
4. Techtool Pro:蘋果上的系統管理、維護軟體,接近 PC 上的 Norton System Works(據說)。
5. Microsoft Office 2004 Mac:為了檔案流通性的必要之惡。
6. Stuffit Deluxe:必備的壓縮解壓縮程式。
7. Delicious Library:管理圖書、音樂、影片的程式,這個軟體驅動我買了Mac。
8. Adobe Creative Suite CS 2:設計者的必要軟體(不知道小 mini 跑不跑得動啊);InDesign CS 2 據說得下載一個擴充的日文套件,再加上一些調教,就可以處理包含中文直排這類的平面書籍編輯選項,要研究一下。
9. Quark XPress 6.5:這應該是最新的版本,一般人好像都還是用舊版,不過還得安裝 OS 9,為了不讓 mini 負擔太重與太複雜,就用用看這個給 OS X 的新版程式吧。

目前就這樣,應該還有一堆更好用的蘋果軟體值得發掘,慢慢來。

(還不太習慣漢音輸入法,一些特殊符號也不知怎樣叫出;不過Mac的螢幕字形實在很好看,連瀏覽一般網頁都有點像在看平面印刷品的感覺,當然我用的螢幕不錯啦,視窗到底何時才能學到這樣的質感呢)

Mac Mini 安裝首記

新購入的 Mac mini 1.42G Upgrade to 1GB RAM。
首先,系統內建的並不是 Tiger ,而是 10.3.7,一開始就拿附贈的光碟升級,玩了一下,結果在使用 Safari 拖曳抓圖(PcHome)時,遭遇到第一次當機,死當,螢幕完全停滯,所有輸入設備都無法運作,於是,就重新灌了一次系統(當然重開機後恢復正常,只是手癢)。

我的 Mac mini 必須要透過 KVM(ATEN 1734),鍵盤滑鼠組則是 Logitech 的無線鍵盤組(需要額外的驅動程式)。

於是先將 Mac mini 以 Apple 原廠的鍵盤連接,並放入隨附的 Tiger DVD,在啟動磁碟中選擇該啟動磁碟(是可以在開機時按住C來讓光碟開機,不過第一次我沒有掌握好時間,所以乾脆選擇用更確實的方法)。
這張 Tiger DVD 是可以全新安裝的,並不是只有 Upgrade 而已,所以我選擇全數安裝,過程中都很順暢,重新開機後就是一台原生的 Tiger 了,這時先沒有選擇軟體更新,因為還有一些隨付的軟體沒有安裝;此時就必須放入隨附的舊系統(10.3.7)光碟,選擇僅安裝 Bunble 軟體,並且手動選擇一下(例如不要安裝 Office 2004 Mac Test),基本上就將 iLife 這些 Apple 的看家軟體都安裝好了。
設定好網路(手動,固定IP)之後,執行軟體更新,會升級一大堆軟體以及最新的 OS X 10.4.2,要下載的東西超多,都自動下載並安裝之後,必須重新開機一次,就是升級更新到最近的全新系統了。

為了讓 mini 回到 KVM 之後,與其他 PC 共用鍵盤、滑鼠及螢幕,要到 Logitech 下載鍵盤組的 mac driver後並安裝,關機,將硬體的連接重新配置好,再度開機時,mini 已經可以抓到 Logitech 的無線鍵盤與滑鼠了,且鍵盤上的各種特殊按鍵都可以使用,也能夠進入系統偏好設定中去自行設定鍵盤上按鍵的用途(例如連接到哪些網站,或是執行叫出哪些程式)。

至此,我的 Mac mini 已經算是獲得了全新的 Tiger 生命。

目前看來,Apple 的產品即使在這種低價的產品線上,依然保持了市場上最佳的工業與美學設計(從外包裝到每一個小地方),實在值得讚賞。

疑問:透過軟體更新所下載的升級檔,不知道擺在系統的哪裡?以及可不可以備份起來下次使用?雖然 Apple 以穩定著稱,但我可是經歷過一次死當的經驗(雖然可能不算很嚴重),每次安裝後的軟體升級,還是會耗掉不少頻寬與時間,與儲存升級檔的硬碟空間相比,哪一個較划算呢?

Wednesday, July 20, 2005

終於又進入 Mac 的世界

當 Steve Job 在 WWDC 中宣佈了驚人的 Intel 事件真相後,老實說,Apple 會不會改用哪家的處理器實在吸引不了我的注意,但是當 Mac OS X 已經具備跨平台的功力時,或許某一天,蘋果當真一百八十度大轉彎:從一家硬軟體整合銷售的電腦商,變成一個作業系統獨立的軟體廠商(其實說穿了,就像微軟 一樣嘛),這表示所有的個人電腦都可能安裝另一種不同的作業系統,一種更好的作業系統,這真的要比用哪家的處理器更值得讓人期待。

於是,經過多年未曾接觸蘋果的我,終於花了一點小錢,買了目前最便宜的 Mac mini,不過是 1.42G 的,還將記憶體升級到了 1G(為了能夠跑老虎順暢一點)。

雖然目前還不是非常熟悉,但是毫無疑問的,蘋果是會讓人上癮的!因為她的貼心、用心的設計,老實說,現在才真的了解,為何許多習慣用蘋果的人,老是對其他廠商的硬體設計多所挑剔,原來是因為蘋果真的在工業設計以及美感、使用者經驗上,花了大工夫。

Sunday, July 10, 2005

O'Reilly: The Ultimate Portable Studio

想要建立一個數位音樂工作室?參考這裡:
O'Reilly: The Ultimate Portable Studio

基本上,我希望建立的 digitalmedia studio,倒是稍有差距,因為目的不同。

1. 音樂庫
需要能夠將所有的聲音都以數位方式儲存,目前並不困難,電腦+工具軟體都可做到。
2. 錄音(混音)
作為數位廣播節目的錄製之用。有可預錄節目,兩人左右的麥克風錄製,需要能夠控制背景音樂,需要能夠 Fade in & out 廣告或音樂(基本上與一般廣播節目的架構相同);可能希望使用的硬體是 Yamaha 01X(台灣售價約五萬,不含麥克風)。
3. Podcasting
其實如果說真正的數位網路廣播,應該是採用串流技術的吧?也就是能夠即時錄製、播放(Life),但是這樣的方式太耗頻寬,SOHO 或小型站台可能支撐不起;而現在流行的 podcasting,其實就是下載預錄的 mp3 (或其他數位音樂格式)檔案播放,但是 podcasting 則是結合了 RSS 訂閱機制。

其實,網路上的媒體播放,本來就不需要去限制格式,理論上聲音呈現的同時,所有的媒體格式、資訊也都可以同步才對,Macromedia Flash Video 的呈現方式,就非常吸引人啊!

新的格式或新的閱讀方式,雖然多數人思考著如何轉換現有內容,但其實,因應新局而產生的新創作方法,才是更重要的;個人化如新海誠的動畫,都已經替「新時代的一個人」,寫下了極具開創性的領航法則,有待更多新創作者的參與。

Justblogit for Firefox

Firefox 的確將瀏覽器這個大家習以為常的概念,一舉推向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境地;瀏覽網路(我能否用"閱讀"兩字呢?)這個行為所使用的工具,成為一個整合的平台,光看看 Fx 的擴充套件,就已經取代了各種原有的桌面工具:

● Sage
RSS 閱讀器,可以訂閱 Web 2.0 的網站與資訊。
● FireFTP
輕量級的 ftp 工具,已經足夠使用。
● Scrapbook
蒐集網頁資訊,可以加註。
● Justblogit
可以快速輸入內容到各種類型的 Blog 系統(這幾篇都是這樣寫的)
● MAB
搜尋瀏覽 Amazon 的工具。

以上這些常用、好用,且原先都可能是單獨安裝、功能各異的軟體,現在通通叫做 Firefox,更別說分頁瀏覽之類瀏覽器的進化功能,IE 想要推出足以比擬的新版嗎?很難。因為 Firefox 是以開放為架構,所以才如此豐富,其創意不是一群人、一個團隊、一家公司,而是眾人的貢獻所致,微軟不容易追啊。

放手去多做(Just do more of it)

從書上看來的,持之以恆的關鍵:
* 必須堅持 21 天,就能成為習慣。
* 或是持續作 75 次。

很有趣的邏輯,據說是根據統計,但確認的出處不詳。

關於 iTunes 與 iPod 兩三事

使用 iTunes 好一陣子,當真成了日常管理數位音樂的工具程式,介面簡潔清楚,使用起來當真是能夠在 Windows 環境中感受到 Apple 的不同,老實說,一開始用它,就只是因為 iPod 風潮實在太大,偏偏對於我這個沒有 Mac,又擔心硬碟式數位隨身聽而遲遲不想下手的人來說,安裝 iTunes 成了唯一能夠與 Steve Job 親近一些的方式。

對於硬碟這種東西實在不放心,當然是因為親身經歷;不過目前 iPod 賣了這麼多(據說千萬台),其他品牌的硬碟隨身聽也蠻多的,這種迷你硬碟可能已經愈來愈值得信任了吧?

但是近日拿了朋友的一台 iPod 20G 回家灌歌給她,第一次親手摸到 iPod,真是個好東西啊!

1. 對於 iPod 的硬碟與電池的疑慮依然未減。
2. 在 Apple 網站上下載給視窗的驅動,安裝後順利連接 iPod,安裝比 SonicStage 實在優良多了。
3. 使用 iTunes 與 iPod 的連接完全沒問題。
4. 原來 iPod 中的歌是無法灌回 iTunes 的(Windows & Mac 皆然),於是有其他的程式得用:
* iPod Agent,兩種平台都有。
* iPod Access (both)
* Pod Manager (mac only)
* iPodRip (both)
* PodWorks (mac only)
5. 在 Apple 網站上看到美美的音樂專輯列表,可以列出專輯封面圖、專輯名與歌曲清單,結果是僅能用列印功能輸出的。目前可以採用 Macromedia FlashPaper 的方式來列印,就可以放在網站上分享(這也是一種讓別人僅能觀看,不能複製取用的方式啦)。
6. iTunes 其實可以匯出 txt 與 xml 兩種清單,應該可以使用 xml 的資料來製作網站用的資料才對,但是存在 iTunes 的專輯圖片呢?也可以匯出嗎?待解。

個人出版平台

內容管理系統、入口網站架站機與最近被吹捧上天的網誌(Blog)系統與風潮,加上一些 RSS、ATOM 之類的交換訂閱機制,有人居然又創出個 Web 2.0 的進程論(From Web 1.0、1.5);不管如何,個人能夠獲得的發表與交換、閱讀機制確實成熟很多,最近對兩套系統很感興趣:

1.Textpattern:
這大概是最簡單、最核心的一種新架構了,據說是發明 Textile 的人所創,幾乎可以完全自行調教的一套內容管理、發表、閱讀服務系統,還需要仔細研究一下。
2.Drupal:
Drupal,是目前我覺得很具有潛力與創意的一套系統;在 Wikipedia 上稱它為一套「內容管理架構」;的確,Drupal 不能單純用內容管理系統或架站機來看待,因為它對內容管理的方式與思考,與一般的程式設計完全不同,它的彈性非常大,不過用起來複雜的不是程式,而是其概念,有空再說。
Drupal 的網站老是很慢或是連不上,要看 Handbook 蠻麻煩的。
有一個 CivicSpace 程式,是由 Drupal 發展而來,它的Web安裝介面非常優秀,其實 Drupal 也應該這麼做才對,建議下載來試裝看看。